保定也有一条通天河
- 时间:
- 2024-09-19 07:09:21
- 发布者
- admin
摘要: 保定也有一条通天河
保定也有一条通天河
曲逆堂主庞宏杰
我们都熟悉的通天河,那是《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场景,唐僧师徒取经所经过的一条大河。得到老鼋的帮助,渡过了通天河,并答应为老龟问问寿数唐僧取经归来时,路过通天河时,由于忘记了老龟的嘱托,老龟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上岸后,他们在此地晾晒淋湿的经卷,唐僧当年晒经的大石头得名晒经台。
在保定也有与一条通天河,当年我在曲阳野北大学实习时曾到过这个地方,这里有一段是地下河,也有一块大石头是传说中的晒经台。当然,这与西游记中的通天河绝不是一回事,因为唐僧取经是从长安往西去的,不可能来到这里。
通天河,古名恒水,亦称恒河,与印度的恒河没有丁点关系,他是与北岳恒山有关,是唐河最大的支流。《禹贡》载:“恒水”《水经注》载:“水又东,恒水从西来注之。”西汉讳文帝名改称常水。清康熙时因横、恒同音改称为横河,至民国时始称通天河,因大茂山顶有一“天池”,顺河而上视有通天之意而得名通天河。
通天河发源于大茂山北谷。历经岳岭口(今称大岭口)、北岳行宫、石门、担(旦)里、和家庄、军城镇、娘子神、贤表,从柏岩山西入曲阳界,经灵山镇宋家庄、定窑遗址、聚龙洞,从横河口出曲阳。在十八渡再入唐县境,与三会河汇合,至东庄湾入唐河。清代朱学点有《恒河道里记》曰:恒河在唐县西六十里横河口,恒、横通,即禹贡所谓恒卫之恒也。发源自西北恒山尖,东南流四十里至老龙潭。
又东南十里至王支里南,又东南五里至杨家台,东北折而西南,又东南五里至蟒拦村南,又西南三里至上马石南,又西南五里至石门村南,又东南四里至曲阳小楼西,又东南六里至曲阳于家寨东,南折而西复折东南八里至和家庄南,又东南三里至辛庄西南,又东南二里至军城北关西,折而西南复折东南三里至军城南关南,又东南三里至稻园西南,又东南三里至行营沟西,又折而东二里至娘子神西南,又东南三里至赤窑西南,四里至水峪口头东,又东南三里至马沟口西,又西南三里至梭头东,折而西南又东南三里至曹家庄西,又东南二里至献表西,又西南五里至曲阳县宋家庄,东折而西南复折东南七里至树沟西,又东南十里至曲阳北镇里南,此段俗名老龙泉,倏忽涨即深数尺。又东南二里至曲阳南镇里东北,又东六里至横河口,北折而北流二里至十八渡,南折而东五里至东涨湾,南折而西南,又折而东八里入唐河。
该河在古代曾是军事重地,沿河道路也是祭祀北岳恒山的主要路线。汉名将李广北伐匈奴,曾多次在通天河畔的军城驻扎,宋雍熙年间设军城寨屯兵。西晋以前曾沿河置八渡、马溺关(见《水经注》),通山西五台大道。据唐县新志记载,大岭口为左哨把总分防六个关口之一,这里为兵家把守之地,有防马兵一名,守兵七名。把总是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在明代属京营、边军系统。严冬时节,山峰多为积雪覆盖,“恒山积雪”为唐县古八景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娘子神村以上为抗日根据地腹地。在军城南关建晋察冀烈士陵园,修有白求恩、柯棣华等诸多烈士陵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58年在通天河中游拦水筑坝,修建了于家寨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