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史记

保定内长城及其三处重要关城

时间:
2024-09-10 16:36:30
发布者
admin

摘要: 保定内长城及其三处重要关城

保定内长城及其三处重要关城

曲逆堂主庞宏杰

      内长城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了更好地保卫首都而兴建的一条长城,明朝建立之初就开始修建长城,但真正大规模、全面修筑长城是在英宗统治时期,特别是“土木堡之变”后。保定境内的明长城被称为内长城,又称“次边”,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内长城,其历史延续之长、建筑类型之多样、防御体系之严密,在河北古代长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1

直隶通省舆图

       保定的长城在涞水、易县、涞源、唐县、阜平等地均有修建。该段长城东北经涿鹿至北京居庸关接外长城,西至山西境内,设有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三处重要关城,驻兵防守。各关口设有城堡作为前沿指挥部,沿线建有众多望敌楼、站台、烽火台和关隘等,形成多层次的防线。这些关城、城堡等大多依山面水,形势险要,从而使保定成为次边要塞。

2

石窝长城

       紫荆关建在易县紫荆岭上,有东西二城相连,东城较小,设有文武衙门;西城较大,为驻兵之地。关城东西南三面墙外有墙,北墙下临拒马河,依山面水,形势险要。两侧有翼墙左右延伸,西与浮图峪城堡相连,长达七十里;东至桑园,长达四十里,沿途有口,各建城堡。无论向南还是向北,皆有墙、楼布于崇山峻岭之巅。因此,紫荆关自成体系,防御森严,为三关之首。

3

紫荆关

       倒马关位于唐县,“山路险峻,马为之倒,因名”。后汉开始在此置关,但关城始建于明代。城池占地七万平方米,周长五里。城墙底宽六米,顶宽四米,高十米。唐河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地势险要。岭下设三道关门,易守难攻,为长城关口高级指挥机部之一。

4

倒马关

       龙泉关位于阜平城西,是河北、山西交界的重要关口,建于明代。关城很小,仅有东西二门。在关城以西的南北两山顶上各筑烽火台一座。西去二十里,有长城岭口,筑墙二里,为龙泉关前哨。南与平山申塘关相连,北与倒马关结合。共有六十道口子,虽无边墙,但明代在其上均筑楼置兵,自成防御体系。清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皇帝均曾至此。

5

龙泉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