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时间:
- 2024-05-20 18:23:45
- 发布者
- admin
摘要: 简论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保定市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会副会长、朱振荣
读完留法勤工俭学研究会会长安义信的《留法风云》—书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实,感慨万千。觉得此书是自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以来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权威性。呈现的是样板般的教课书。凝聚了安会长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劳动成果。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历经百年,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年共产党成立100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继承和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特别需要我们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重新审视和评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党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和历史地位,尤其是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一·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之唯一,无可替代《留法风云》一书用五章详细介绍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由来·兴起·高潮·起始点到遍及全国。紧接着在第七章分别介绍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倡导者·组织者及其相关联者。从中充分印证了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之唯一,其主要组织者和源头均是在保定地区发起,任何说法都无可替代。
李石曾先生是保定高阳人,1902年在法国蒙达尔记农业学校学习三年后,1906年进入法国巴黎斯德农学院学习生物化学,学有所成,1909年初,在法国巴黎成立中国豆腐公司,成为中国留法学生创业第一人。
1958年10月,毛主席在河北考察时曾对同是高阳人的省委秘书长尹哲说“你们高阳出了个李石曾”。就是李石曾先后招收四批工人68人赴法做工。针对工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之现状,尤其是对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不利,李石曾先生提出“做工者要求学,而求学者也要做工”的工学理念,在豆腐工厂内创办了工余课堂,实行“以工俭学”。根据发展后来他又适时地提出“以勤工之积蓄为求学之资本”的理念。开始探索“工与学”相结合的勤工俭学之路。正如《留法风云》所述:“从巴黎中国豆腐公司的工余课堂的兼学,引发了俭学会,再到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的创立,李石曾一路倡导,奔走呼号。由于他孜孜以求,不断创新,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声势浩大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二·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可替代
首先是思想理论的引领。从李石曾先生的“工学”理念,道实行“以工俭学”,再到“勤工俭学”,其实质是由思想上的飞跃到实践创造的引领,打破了旧的留学教育的陈腐观念和官办教育的桎楛,开创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知识分子与工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先例。进而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念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起到了实践引领的作用。这也是不可替代的。
三·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运行中的主要载体作用无法替代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规模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远,在运行中的主要载体主导作用仍在保定。事实证明这也是无法替代的。其一,从指挥中枢讲 ,主要领导者李石曾,蔡和森指挥所在保定,培训基地高阳布里村的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保定育德中学高等工艺预备班。自1917年8月,北京教育部批准 了李石曾在保定成立留法预备学校的呈请后,育德中学立即印发了招生简章和说明书,面向全国招生。到这年秋,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招收了第一期学生31人,均为河北人。1918年毕业后,其中22名学生经上海赴法勤工俭学。1918年8月,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招收第二期学生86人,其中湖南学生74人,故有湖南班之称。9月初,李维汉,李富春,张昆第,张增益,贺果等作为第一批湖南学生由北京到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1919年春夏之交,第二期留法预备班包括李富春,贺果等在内的70多名学员毕业后赴法勤工俭学。1918年10月6日,毛泽东蔡和森等专程由北京赶到保定,看望·安排育德中学留法学习班学习和高阳县布里留法工艺学校的湖南学子。1919年6月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招收第三期学生63人,1920年6月,23名学生毕业后赴法留学。其中,刘少奇为第三期学生毕业后未赴法留学。1920年暑假育德中学预备班招收第四期学生33人,到1921年初停办,6月结束。先后有213名学生毕业,115人赴法留学。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先后三期150余人,毕业后近一半的学生赴法留学。另外,作为全国唯一所高校举办过留法勤工俭学班的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也就是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即在保定 。从而带动和影响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培育工作。其他各地不同李石曾在家乡办校试点示范,蔡和森亲临高阳布里授课教学,这是其他地方不曾有过的。
剥茧抽丝,再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运行组织体系中,清晰地看出,留法勤工俭学会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自1917年5月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在北京相继成立,连同刚刚恢复活动的俭学会三会最终落户在北京南湾子石鞑庙。从此华法教育会成为顶层机关。在李石曾,蔡元培,吴玉章等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主办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事宜的机构和各类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预备班。各地进步社团也积极响应,如湖南“新民学会”,天津的“觉悟社”,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等。此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中华大地勃然兴起。
四、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其国内外的影响力无法超越。
综上所述,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不可替代”,“无法替代”。自然就形成了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其他地方无法超越。这里还要补充两点。一是名人,伟人,创始者,主要指导者李石增、蔡和森、毛泽东、刘少奇都在保定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和印记。二是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一所由党中央批准建立,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馆名。表明这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根脉所系,不可动摇,更无法动摇。可以这样说,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走来,从保定走来。而并不是简单地说从布里到巴黎。
五、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程中突显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程中,在学习重温党史中,我们认为“三缺一不行不可”,
1、即过去我们习惯称之为“南陈北李”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鼻祖。通过通览《留法风云》,可以清晰地观察建党历史的两个脉络。首先是国内在 陈独秀、李大钊的运筹帷幄下,以“五四”运动为中心的国内反封反帝反列强的斗争风起云涌,波澜壮阔。
2、另一条是在法国的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先后领导的几次反封反帝斗争,取得节节胜利。致使国内当局和法国勾结镇压革命运动,强迫将104名爱国学子遣送回国。国内这条线先后与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的斗争中逐步树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的革命方式,中国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反封反帝反列强,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
3、在法国,中国的留法勤工俭学将才精英,亦同样走的是这样一条道路。蔡和森回国后,赵世炎周恩来担起组建少年共产党等组织,继续指导革命斗争。以致蔡和森回国即在党中央协助陈独秀指导党的建设工作,从而展现出其超然胆识和水平,为全党所尊重和推崇。蔡和森本身与其在法国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愈加坚定和其丰富的领导革命运动的实践厚重和积淀密不可分。所有这些,都可在其给毛泽东和陈独秀的长信中清晰可见。
4、尤其是他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及其建党原则等。印证了蔡和森的英明远见和卓识。因此,所得到的启示和结论是:“南陈北李,西蔡赵周”。这应当是中国年共产党建党的先驱和创始人。
因此,我又想起2017年5月四日所写随笔《五四感怀》:
十月惊雷五洲荡,送来马列新思想。
爱国学子奋当先,工人阶级成脊梁。
反帝反封反列强,艰难困苦孕育党。
铁肩担道李大钊,总司令位独秀掌。
十月革命引领航,民主革命定航向。
反封反帝反列强,思想阶级基础强。
知识分子结合好,应运而生共产党。
革命纲领方略定,开天辟地新篇章。
“五四”运动纪念日,先进青年勇担当。
不忘初心跟党走,建功立业往前闯。
四个自信不动摇,勠力同心铸荣光。
人人实现青春梦,民族复兴书辉煌。
看来我得自觉将第七句和第八句改成
“南陈北李同协力, 西蔡赵周共续航”。
原来人们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定位是,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民反帝反封斗争的胜利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输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栋梁之才。而以往对其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研究发掘较少。而我们在建党百年之际应很好的补上这一课,在党史教育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
最后,有几点建议。为充分发挥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影响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为保定的发展大局服务,当前我们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会,围绕“做实,做大,做强”要着力考虑以下三点:
一是扩大交流圈。包括中法民间交流和国内交流。中法交流重在民间交流,比如,引进法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色文化交流,建立中法保定友好城市促进民间艺术交流,文物考古交流,等。在国内要充分发挥各专家学者们研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这段红色革命历史的潜能,希望有关领导给于大力支持和帮助,进一步加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会工作开展。健全人员配置和制度建设,成立研究基金,办好刊物,与国内有影响的研究单位加强学术交流等。
二是深化影响力。组织拍好从布里到巴黎40集专题片,亦可组写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走来的报告文学,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三是延伸产业链。深入研究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雄安新区”建设给保定带来的机遇,寻找切入点和产业对接好的项目,做好文化搭台经济社会发展唱戏,更好的纳入保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中,为保定添彩增光。